实证分析

  • 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狄乾斌;康梦瑶;陈小龙;

    本文以中国11个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2011-2020年中国沿海地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时空格局演化及两者相对发展状态,通过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地区数字经济评价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在波动中上升;在空间上,中国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中国沿海地区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均值均高于0.8,整体上处于磨合和高度磨合阶段,两者的协调度均值处于0.3~0.6之间,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失调阶段。(3)研究期内,中国沿海地区数字经济滞后型地区逐渐减少,同步发展型和海洋经济滞后型地区逐渐增多,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优势逐渐凸显。(4)海洋经济规模、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创新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数字化产业和数字金融能够对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025年04期 v.15;No.88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 海洋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开放合作的耦合协调及交互响应研究

    张宏远;陈一诺;张思琦;

    本文选取中国11个沿海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2-2021年为研究期,分别建立海洋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合作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两系统的指标权重和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构建海洋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开放合作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并运用PVAR模型对两系统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科技支撑能力对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投资开放合作在对外经济开放合作中的作用更加突出。(2)研究期内,中国沿海各地区两系统的综合水平均呈现良好态势,但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3)大部分地区在研究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仅有广东、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在2021年实现了高度耦合协调,其他地区仍需加强耦合协调发展。(4)两系统可以动态联动发展,海洋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合作均对自身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经济开放合作与海洋经济发展对彼此具有促进作用,但作用较小。

    2025年04期 v.15;No.88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如何影响沿海地区企业经营风险?

    栾永林;

    在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及国内实体经济潜在风险加剧的背景下,科学评估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对实体企业经营风险的政策效果,对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进而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出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1年我国11个沿海地区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海上丝绸之路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通过纠正企业投资结构金融化、降低受信贷歧视程度两个作用渠道,显著降低了受倡议影响企业的经营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海上丝绸之路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效果在金融监管强度高的地区、新兴优势行业以及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之际,本文为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供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的同时,也为政策部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以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了理论启示。

    2025年04期 v.15;No.88 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区域经济

  • 崂山湾岛群开发潜力评价及发展策略

    管善强;顾小艺;殷悦;张坤珵;高金柱;

    本文以青岛市崂山湾海域的大管岛、小管岛、马儿岛、狮子岛、兔子岛、女儿岛及长门岩为研究对象,在青岛市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数据报告的基础上,依托陆地及有居民海岛的发展带动无居民海岛的发展,提出了崂山湾岛群开发模式。基于海岛周边海况条件,构建崂山湾岛群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崂山湾岛群各个海岛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并通过PEST模型分析崂山湾岛群开发与PPP模式相结合的可行性,指明崂山湾岛群未来发展方向。

    2025年04期 v.15;No.88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 长山列岛海洋渔业地域系统的演变过程与运行机制

    朱鹏程;刘天宝;

    本文从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出发,阐释海洋渔业地域系统的内涵及结构,并通过分析长山列岛海洋渔业的长历史周期演变过程,探寻海洋渔业地域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海洋渔业地域系统是以一定范围的海洋地域为基础,由生产主体、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按一定方式和结构组合而成的以渔业产品生产为主要目标的整体性系统;(2)长山列岛的海洋渔业地域系统先后经历了自给型渔业、交换型渔业、掠夺型渔业、捕养结合型渔业和共生型渔业5个阶段;(3)海洋渔业地域系统的演变是系统内外多主体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机制包括生产主体能动作用下的塑造机制、海洋具体状况的约束与反馈机制和外部多重因素的干预与调节机制。

    2025年04期 v.15;No.88 42-5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海洋管理

  •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海洋保险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王迪;

    为了深刻了解国内海洋保险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使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收录在知网有关海洋保险的645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海洋保险研究的发文量先增后减,未形成核心作者群,研究机构合作不紧密;“海洋经济”“保险”“海水养殖”和“金融支持”是海洋保险领域的研究热点;海洋保险是推动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转型和强化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金融工具;研究前沿从海洋油污灾害与责任保险转变为海水养殖环境污染保险,再到海洋牧场商业保险。结论显示,海洋保险在海洋经济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加强不同科研机构、不同学科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该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加强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借鉴前沿研究框架,完善研究范式;加强保险支持海洋经济的实证研究,完善海洋环境责任保险立法和损失补偿机制并推进海洋牧场建设相关保险产品的研究。

    2025年04期 v.15;No.88 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