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博;王子玥;韩增林;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重要中转区,是海上交通与内陆联系的特殊结点。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生产条件、政策支持、经济环境5个角度,选取11个单项指标,构建港口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与TOPSIS法,研究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的综合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港口竞争力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以上海、南京、九江为核心的簇团式空间分布格局;上海、宁波—舟山港、九江、南京、武汉等五港的综合竞争力较强,而安庆、铜陵、黄石、马鞍山等四港的港口竞争力较弱。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港口竞争力优化路径。
2016年04期 v.6;No.34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刘汉斌;
针对目前海洋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及其保护形势严峻的现状,重新厘定其内涵,构建EES(环境—经济—社会)协同模型,确定海洋生态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物元法,对2000—2013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系统安全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生态系统安全状况整体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海洋环境生态安全子系统基本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海洋经济生态安全子系统一直保持持续稳定上升的态势,海洋社会生态安全子系统在2000—2006年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2013年则是在临界安全阶段上下波动。
2016年04期 v.6;No.34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徐丛春;朱凌;李宜良;赵鹏;周怡圃;
"十三五"时期是钦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伴随着"一带一路""海洋强国"以及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等战略的实施,钦州市海洋开发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分析钦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将钦州市打造成为"一中心、四区、一平台"的总体思路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2016年04期 v.6;No.34 28-3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王瑞静;
打造"蓝色体育旅游带"的发展战略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滨海旅游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一方面具备打造"蓝色体育旅游带"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设想和对策,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蓝色体育旅游带"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04期 v.6;No.34 36-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张玉洁;段晓峰;殷悦;
在"拓展蓝色空间,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建设海洋产业园区对于促进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引导海洋产业集群建设意义重大。概述了如皋市涉海产业园区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如皋市海洋产业园区发展具有交通运输便利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规模小层次低等四大劣势,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改造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三项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促进如皋市海洋产业园区的发展。
2016年04期 v.6;No.34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