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养殖业”专栏

  • 蓝色机遇:拓展我国海洋经济的深远海养殖业(笔谈)

    韦有周;

    近年来,随着全球渔业装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深远海养殖作为满足优质蛋白需求的新兴产业备受各国重视。面对近海养殖资源和环境容量趋近饱和的状况,我国积极发展深远海养殖业,以贯彻“大食物观”理念,构建多样化的食物供给体系。为了深入探讨与分析我国深远海养殖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可行路径,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海洋大学韦有周副教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笔谈。韦有周副教授指出,尽管我国在过去20多年中深远海养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当前,深远海养殖业主要存在战略价值认识不足、海洋环境影响评估不够完善、顶层规划与政策支持有待提升,以及关键技术和装备尚存短板等问题。为了推动该领域的持续发展,韦有周副教授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促进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此外,还需加大力度推动技术攻关和装备升级,并强化相关人才培养,以实现深远海养殖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v.15;No.8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7K]
  • 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韦有周;梁家英;张效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家对海洋事业的日益重视,深远海养殖业已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深远海养殖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限制。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对深远海养殖的战略价值认识尚未全面,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也有待完善,对于其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不足。在微观层面,深远海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巨大,且相关配套设施尚不成熟,行业门槛较高,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亟须突破。同时,我国还面临人才储备不足、国际合作有待拓展的挑战,而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探索之中。为了推动深远海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政策支持、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付出努力。创新与突破生产技术和发展模式是充分发挥深远海养殖潜力的关键,也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5年02期 v.15;No.8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 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化现状与困境摆脱——基于辽鲁粤琼的调查研究

    高小玲;逯雯雯;胡洁;张效莉;

    深远海养殖为渔业产业发展开辟了新赛道,对应对全球天然渔业资源日益萎缩的挑战、拓展“蓝海粮仓”空间、优化水产品供给结构、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渔业发展塑造了新动能。本文基于2023年对山东、辽宁、广东、海南等地区深远海养殖主管部门与经营主体的实地调研与访谈,结合统计数据和文档资料,系统梳理了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大规模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在总结典型深远海养殖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规模发展深远海养殖的可能路径:基于安全养殖和绿色可持续养殖的前提,构建深远海养殖创新联合体,推进产业集群式发展,重点形成深远海养殖“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陆海接力集群式发展新模式;政府引导深远海养殖与改造提升传统海水养殖之间的关系,开发国内市场,开放利用全球市场,掌握产业化发展核心技术,培育高层次海洋科技创新团队,形成人才、科研、产业三位一体良性发展局面;企业依托原产地、生态化养殖持续壮大规模,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2025年02期 v.15;No.86 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海洋管理

  •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制度优化研究

    汪红霞;全永波;

    建设海上公共卫生安全制度既是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经济运行水平、推动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的重要支撑。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主要通过赋能产业链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3个渠道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近年来国际海洋形势日益复杂,全球海洋新规则加速出台,海上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海上公共安全制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作用,需要完善我国海上公共卫生安全立法体系和制度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海上公共卫生安全规则制定,推进国家间海上公共安全制度性沟通和执法合作,构建统筹国内国际的制度体系。

    2025年02期 v.15;No.86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8K]
  • 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考核评价:理论、指标及应用——以浙江省为例

    贺义雄;王蓉;

    为了确保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实施成效,应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本文探讨了考核评价的演进,并从内容、运行、结果和应用等方面对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考核评价进行理论探讨,依据“五项内容”构建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得出2018-2022年的各指标组合权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应加强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考核评价的体制机制建设,并推动考核评价结果的良好运用,从而促进我国海域资源资产国家所有权委托代理的顺利实施。

    2025年02期 v.15;No.86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区域经济

  • 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问题与提升路径

    蒋红奇;

    江苏沿海地区作为新时代江苏发展中撬动全省整体发展水平提升的战略支点、助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地、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枢纽和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前沿,推进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在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大战略选择,事关全局、利在长远。本文分析了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厘清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的成效与问题,提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最后从加强规划统筹引领、推动产业错位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彰显滨海特色发展、持续扩大改革开放和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等6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建议。

    2025年02期 v.15;No.86 44-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 陆海统筹视角下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曲亚囡;张健;白冰;

    作为东北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辽宁沿海经济带在海洋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效与进展。通过剖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发现辽宁在沿海经济带陆海统筹发展协同性上仍存在陆海立法规范与政策间的协同性有待加强、陆海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同性有待加强、陆海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性有待加强等问题。在新时代陆海统筹视角下,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注重规范与政策、产业与开放、经济与环境的协同性发展,推动沿海与腹地积极互动,不断朝着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2025目标”和“2030目标”迈进。

    2025年02期 v.15;No.86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7K]
  • 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研究

    孔昊;薛雄志;林晓燕;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明确界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科学研判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非常重要。文章以福建省为例,采用指标分析法,在新发展理念基础上明确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目标共17个评价指标。利用该指标体系,通过纵向比较,分析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结果显示福建省正在逐步向着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前进,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等指标仍面临较大压力。最后,基于分析结果,从强化科创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3个方面,为推进福建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2025年02期 v.15;No.8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国际研究

  • 英国海洋自然资本管理新发展及启示

    王志鹏;夏颖颖;姚荔;

    自然资本管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等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全球范围内已陆续开发多种自然资本核算体系,并不断进行试点和探索。其中,英国自然资本的理念发展和方法适用均走在世界前列。本文梳理了英国海洋自然资本管理的最新发展现状,概述了英国自然资本核算特点、评估架构构建及市场化推进情况,展示了英国自然资本管理方法在海洋领域的最新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和借鉴英国先进经验,对我国在海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2025年02期 v.15;No.86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中俄北极能源合作的现状、机遇及挑战

    何柳;贾铠荦;

    北极地区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能源开发潜力巨大。通过梳理中俄北极能源合作的现状以及分析双方合作面临的国内外影响因素,发现中俄北极能源合作不仅有“双碳”目标和俄能源转型带来的长期动力,也存在俄乌冲突带来的合作深化、能源价差红利等短期机遇;同时还面临着俄乌冲突溢出效应导致的北极军事化加剧、能源合作破裂以及与其他国家利益冲突等挑战。因此,本文在总结中俄双方共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中俄北极能源合作可构建“中俄+第三方”协作框架,做好政策储备以应对西方制裁,同时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应对国内外的不同风险,推动中俄北极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v.15;No.86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0K]
  • 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潜力研究

    鲁小波;王爽;戴鑫靖;陈晓颖;

    东北亚的陆地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0%,包含6个国家,其范围涵盖中国的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远东与西伯利亚两个联邦管理区以及朝鲜、韩国、日本和蒙古国的全境。在东北亚人口呈现负增长和经济发展乏力的趋势下,为了测定东北亚区域间的入境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回归分析和趋势线分析等方法对2025-2035年东北亚范围内入境旅游进行了4轮的预测,并对区域旅游一体化条件下的东北亚各国间入境旅游带动区域经济的效果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入境旅游将能够为东北亚各国发展带来活力;(2)朝鲜与蒙古国能够借助入境旅游实现收入翻倍的经济增长效果;(3)东北亚区域旅游一体化将能够大幅提升各国间的旅游客流规模,也能让入境旅游收入以6~9倍的规模增长;(4)东北亚区域一体化是可以实现的,不仅能够让朝鲜和蒙古国的人均GDP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能为中国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远东与西伯利亚两个联邦管理区、日本和韩国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摆脱经济低迷的困境。

    2025年02期 v.15;No.86 79-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其他

  • 《海洋经济》2025年重点选题指南

    <正>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作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经济》作为自然资源部主管的学术刊物,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与全球海洋治理前沿,现发布2025年度重点选题指南。本指南旨在汇聚学界、政界、产业界智慧,为海洋经济领域理论创新、政策优化与实践突破提供智力支持。

    2025年02期 v.15;No.86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下载本期数据